第102期社会心理学学术例会
来源:太阳集团网址首页登录入口 时间:2021-12-21 点击数:
(通讯员:刘甜)2021年12月20日晚19点至21点,第102期社会心理学学术例会在11教201智慧教室举行。参加这次例会的有胡修银老师、郑雪艳老师和张艳红老师,以及14名心理学研究生。
本次会议由周勇琴同学主持,由李永雪、陈语萱和陈婉仪三位同学进行毕业论文汇报,题目分别为《心理资本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文化智力、文化认同清晰度的双重中介作用》、《时间压力和自我损耗对得失框架下跨期决策的影响》、《共同内群体认同对民族交往的积极效应及其心理机制》。
李永雪同学的毕业论文进行了两个研究。研究一基于民族认同发展模型对大学生文化自信进行问卷编制,发现大学生文化自信包含文化践行,文化情感,文化认知三个维度。研究二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心理韧性模型探讨了心理资本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文化智力与文化认同清晰度的双重中介作用。
随后,三位老师进行了点评。张老师首先肯定李永雪就问卷编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随后她提出以下建议:调整论文结构,将问卷编制和双重中介的研究顺序重新安排;交代编制问卷的原因;讨论部分要从解释结果和研究展望方面充实内容;将心理资本作为预测变量的理论依据阐述清楚。胡老师则认为应精简研究题目,将文化智力的解读与传统文化相结合。郑老师指出,本次汇报是预答辩前的一次演练,要注意如何在答辩规定时间内逻辑清晰地汇报出研究的重点内容,同时应丰富问题提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陈语萱同学的毕业论文由四个实验研究组成,研究一探究了不同框架下的跨期决策,结果表明在跨期决策中也存在得失框架效应。研究二、研究三和研究四则采用系列实验探究了自我损耗在时间压力与跨期决策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时间压力和自我损耗都会影响跨期决策的选择偏好,并且自我损耗在时间压力与跨期决策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胡老师认为陈语萱同学的毕业设计线索清楚,研究精致,但需要进一步将跨期决策、时间压力和自我损耗的理论定义阐述清楚,交代实验材料的来源。张老师认为陈语萱同学的研究设计准备充分,成果丰富。她提出要四个实验的逻辑关系阐述清楚,文献综述部分要参考最新的文献,研究方法要交代被试的年龄信息,需考虑实验的材料和实验的范式是否成熟。郑老师同意两位老师的观点,并指出问题提出部分要以具体事件点名研究意义,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研究框架方面要厘清逻辑顺序;并建议加入问卷调查的方法。
第三位汇报人为陈婉仪同学,她整合了CIIM和BIAS MAP模型,从认知—情绪—行为倾向的连续性视角出发,通过三个研究探讨了共同内群体认同促进民族交往的积极效应及民族刻板印象和群际焦虑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一采用问卷法验证了汉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对民族交往态度促进作用及消极民族刻板印象和群际焦虑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二通过实验法操纵了群体分类(简单分类组vs.共同内群体认同组)。
胡老师建议陈婉仪从少数民族群体的角度进行调查,与汉族群体进行对比研究。张老师和陈婉仪探讨了三个研究的关系,要思考当参考其他研究的研究方法时,是基于形式上的模仿还是内在理论机制的需要。郑老师认为陈婉仪的毕业设计汇报言语表达清楚,起承转合衔接流畅,应在问题提出部分丰富参考文献,突出研究意义。
本次例会为本学期最后一次例会,主持人周勇琴代表全体同学向四位老师致谢,正是有了他们无私的付出,同学们才有机会坐在一起进行学术探讨,交流经验碰撞思想。在这里同学们不仅学习了做学术的科学方法,更学会了做学问做人做事的态度,就像本学期第一次例会中老师们叮嘱的那样,要博雅通闻志存高远!
最后,全体师生一起合影留念,给本学期例会画上了珍贵而完美句号!